当前位置:  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

刘相森:香油小作坊 做成大公司

2019-07-23来源:农视网
分享到: 更多
   切换手机版

如今,山东省东阿县相森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相森的手机经常响个不停。

刘相森经营的是一家石磨香油企业,这家公司在他手上从一个村里的小作坊,慢慢变成了如今有了半自动生产线的现代企业。传承了300多年的东阿石磨香油在刘相森手中重现生机。

将香油坊开进县城

“别看现在都是半自动化操作,以前可不是这样的。”刘相森说,在东阿县铜城街道办事处香山村,他老爷爷那会就已经在小作坊里用石磨生产香油了。小时候放学回家,刘相森总是先推会磨才吃饭。“那个芝麻香真好闻啊!”刘相森对当年作坊里满满的芝麻香记忆犹新。

1988年,23岁的刘相森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石磨香油的老手艺,开始了他的“香油”人生。从1988年的自行车,到后来的摩托车、机动三轮车,再到2001年的面包车,靠香油买卖,刘相森的交通工具始终引领着村里的潮流。

“后来我的香油在周围小有名气,但辐射范围还不够广,虽然挣点钱,但去除生活花销和两个孩子的费用,也剩不下多少。”刘相森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,因为再怎么努力香油的香气也只能“飘”在附近村庄。

2005年,刘相森揣着1万元积蓄跑去东阿县城开起了香油坊。

将香油产业链延伸

当时,在县城开店并非易事。“首先,家里老人反对,怕我进城后赔钱,毕竟小本生意折腾不起;再就是资金有限,当时要想在县城开店,还差五六千块钱,这几千块钱放在现在不是个事,但在当时的农村这是个巨款。”志不求易,事不避难,刘相森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说服了家人,并东挪西凑了六千块钱,在当时东阿县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开起了香油坊。

“当时不仅在门市上卖香油,我还骑着三轮到早市上卖,去集市上卖,可以说是起早贪黑。”这“拼命三郎”的劲头很快为刘相森的香油打开了市场。凭借着良好的质量和口碑,刘相森的石磨香油很快就在县城站稳了脚跟,并迅速步入正轨,每年纯利润达到七八万元,而且经营状况一年比一年好。2007年,靠着香油生意,刘相森一家还在县城买了楼。

如今50多岁的刘相森还没有停下“折腾”的脚步。“虽然工艺好,但是产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发展。”于是,2017年,刘相森和已经毕业回家的儿子刘绪朋一合计,注册了食品公司,并定做了一套石磨香油半自动生产设备,开启了新的奋斗历程。在短短两年时间里,公司主营业务迅速扩大,生产的石磨香油、黑芝麻香油、高档香油礼盒、芝麻酱、芝麻盐、花生酱等产品,不仅远销北京、天津、陕西等多个省市,而且还入驻阿里巴巴,线上线下都实现了突破。

“现在我自己种了10多亩芝麻,但远远不够用,所以我想在镇上流转一部分土地扩大种植规模,还可以让村民跟我一起种,我提供种子、技术,也负责回收。”自己的石磨香油走出去了,刘相森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的发展路子: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我还要继续扩大生产,到时候全部换成全自动生产流水线。”

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
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,了解更多农事资讯

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

[责任编辑:lijiang] 标签: 脱贫 致富
您可能喜欢的

友情链接

微信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