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 农事资讯美丽乡村乡村旅游

圆明园被烧毁前照片首次流出,美得轰动世界!!!

2018-06-15来源:IN京城
分享到: 更多
   切换手机版

前几天的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

圆明园、周口店等遗址免费开放

真的被圆明园的美景惊艳到了

今天贝贝搜集整理了它被烧毁前的照片

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欣赏一下吧!

根据老照片绘制的效果图


圆明园被烧毁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

几代的中国人都希望看到圆明园被毁前的样子

在英国苏富比拍卖会上

几张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拍摄于1860年

英法联军攻破前北京的照片

引起藏家的广泛关注

疑似圆明园被烧毁前的照片首次被发现

引起了巨大轰动

1860年被毁前


这张照片是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

在1860年北京被攻陷前拍摄

据专家推断应为圆明园旧景

照片在英国苏富比拍卖行,以20万英镑上拍

除了圆明园这张,还包括另外几张

北京城墙俯瞰照片以及北海照片:

把手机横过来看:

1873年被毁13年后


1860年,英法联军攻入北京。清廷被迫签订《北京条约》后,西洋人在中国的居留权从广州、上海、天津等通商口岸扩张至北京。在英国人赫德掌管下,大清海关多西洋雇员,恩斯特·奥尔末即在其中。

他不算什么重要人物,关于他的资料也有限,只知是德国人,1847年出生在希尔德斯海姆附近的伯瑟恩(Betheln),家里是经营旅馆生意的,十几岁加入19世纪欧洲的最后一波探险潮,随一支商船队前来远东,船在中国海岸失事,他就留在了中国东南沿海。

1867年左右,不过20岁出头的奥尔末在厦门开了家照相馆,但没多久他就结束了生意,转而谋职于大清厦门海关。随职务升迁,奥尔末从厦门先后迁居北京、广东和青岛,直到46年后退休,1914年携妻子离开中国返回德国老家。

如果没有12张记录圆明园废墟的照片,这样经历的奥尔末,也就是19世纪里许多跑来中国寻发达的西方冒险者中的一个,未必能留名于史。

但在北京期间,曾为摄影师的本能让他拍下了圆明园西洋楼废墟并妥为保存底片,在浑然不自知的情形下,他又成了后世发现的最早拍摄圆明园的人——台湾地区收藏家秦风讲述,据检索现存资料,这批照片应是最接近于圆明园西洋楼原貌的影像记录。

秦风说,奥尔末在北京海关的任职时间是1872年8月到1880年4月,近8个年头。根据和12张底片一起保存下来的奥尔末手绘西洋楼景区平面图,绘图时间标注为1873年11月,那么拍摄时间至少不晚于这个时间点。

奥尔末拍摄照片的时候,距圆明园被焚13年,同治皇帝正巧也在1873年发布上谕,命择要重修圆明园,开工不到一年就因资金短缺以及众臣反对告停。

圆明园被毁后,园区留有清兵看守,但由于西洋楼景区位于整个园子位置偏僻的东北角,守卫较松,在北京的外国人常自由出入,把这一片废墟当做了野餐地点。奥尔末经常随海关同事及家属一起进到西洋楼景区,有机会拍下照片。

对于圆明园西洋楼建筑,奥尔末有着和多数西方人一样的好奇和溢美,在离开北京职位18年后,他在日记中追忆当年所见:“映入你眼中的是装饰物丰富而动人的色彩,浸润在北京湛蓝色的天空里,随着观者移动的脚步和太阳的光影不停变幻,建筑物白色大理石的映衬让它们格外醒目,倒映在前方的湖面上,如同幻影……观者不禁怀疑自己来到了‘一千零一夜’的世界里。”

面对一片纵火后的废墟,这样的文字未免夸张,远不如他12张照片平实可据。

2018年被毁158年后


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

有一个世界奇迹

这个奇迹叫圆明园!”

未来,愿美景常在,愿祖国越来越好!


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
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,了解更多农事资讯

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

[责任编辑:dongyanqiu] 标签: 圆明园
您可能喜欢的

友情链接

微信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