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 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

屈冬玉: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城乡之间融合发展

2016-03-14 作者:蒿珺 来源:微信号呱呱三农
分享到: 更多
   切换手机版

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草案中,明确提出要拓展网络经济空间,实施网络强国战略。“互联网+”与农业相结合,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?信息化会给现代农业建设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什么变化?对此,小编将为您带来农业部屈冬玉副部长的真知灼见。

借助电商平台,城乡之间融合发展

随着近年来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,很多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成功走出农村,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新路子。对此屈冬玉认为,农业电子商务既可以帮助农产品开辟新的市场,又可以倒逼农业的标准化、规模化、产业化和品牌化,促进农村的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
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,屈冬玉做出了四个基本判断。

一是以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电子商务现在还是一个起步阶段,2015年,农产品网络交易份额还很低,但发展潜力巨大。

二是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农业电子商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。

三是农业电子商务是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可以率先取得突破的领域,也必将成为农产品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新业态。

四是农业电子商务不仅促进销售,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进农业市场化,推动农业由“以产定销”转变为“以销定产”,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。

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,提供弯道超车新机遇

对于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应该当“加”什么、怎么“加”的问题,屈冬玉提出,农业电子商务是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的一部分,但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只做单一的电子商务或者单一的公共服务是不够的,互联网要融入农业、农村、农民的生产、生活、生态、生命,要为“四生”服务,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时代的生活。当前,互联网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。

电商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信息服务齐发力,推动现代农业发展

屈冬玉指出,目前农村仍有约3.8万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,还有约70%的农民没有使用互联网。网络信息体系不连通,孤岛现象较为普遍。农业物联网设备没有实现量产,成本偏高,农民用不起、用不上。农村公共信息村级服务站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滞后。

为此他强调,推进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,目前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,其次是解决农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培训的问题。城乡数字鸿沟最大的差距表现在基础设施方面,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“四化”同步。

最后他介绍道到,农业部今年要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”,即将出台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的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。从现阶段看,首先要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;其次是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;第三要抓紧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;第四要大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。

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
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,了解更多农事资讯

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

[责任编辑:tuwei] 标签: 互联网+ 现代农业 城乡 融合 发展
您可能喜欢的

友情链接

微信分享